泉港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和“再學習、再調研、再落實”活動,開展困難群眾‘漏保’‘漏救’問題專項整治,主動梳理、積極排查特殊困難群眾數據1392條,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措施。
堅持“應保盡保、應退盡退”原則,重點關注未入保貧困老年人、殘疾人、兒童、重病患者等特殊群體,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及時納入兜底保障范圍,加強低保、特困、孤兒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。鞏固提升“救急難”全國試點工作,開通綠色通道,優化簡化救助程序,積極開展先行救助。每月常態化實施“救急難”臨時救助,1-5月已為139個困難群眾(家庭)發放臨時救助金18.75萬元,撥付65萬社會臨時救助資金給各鎮(街道),建立鄉鎮臨時備用金制度。
開展2021年“505”微公益活動——“‘505’微公益 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。在全區101個村(居)委會各征集5個貧困家庭的微心愿。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微心愿,發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以“一對一”、“一對多”或“多對一”的形式認領微心愿。推動社會資源與困難群眾精準結對、有效銜接,切實幫助困難群眾做好事、辦實事、解難事。截至6月6日,已征集困難群眾微心愿299個,通過“i泉港”等媒體宣傳發動社會各界認領微心愿,已認領223個,已組織第一批146件微心愿物品派送,為困難群眾圓夢。(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通訊員 林弘梫 郭小偉)